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并随着发达国家福利制度和民主进程的巩固得以延续。这期间的目标是更大限度地提高产量,以养活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化学和制药工业为此提供了更好的辅助手段。当时几乎没有人担心这种模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空气和地下蓄水层污染,土壤质量恶化或产生危害人类健康的化学残留。
40年前,公众几乎没有意识到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对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或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研究也非常有限。
我们今天面临的实际情况与20世纪下半叶工业发展全盛时期的增长和扩张模式毫无关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估计,未来几十年世界人口将增长39%,到2050年将超过91亿。为了应对这种增长,世界农业产量必须增加60%。气候变化对全球社会、环境和经济未来的威胁真实且有据可查,因此我们必须将可持续性、合理性和尊重环境牢牢地置于新农业生产模式的中心位置。
滥用合成化学品对农业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性造成了影响,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的危害。但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农业系统也是气候变化更大受害者之一,表现在病虫害压力增大,新抗性的产生,生产水平下降或水循环的变化。
新农业系统面临的挑战在于,从质量、数量和成本出发,以更佳的成本效益生产粮食,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小。应对这一挑战的工作在几年前就已开始,如今已成为日渐普遍的全球趋势。它被称为生态的,绿色的,有机的,不过所有这些标签都指向同一概念。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欧盟国家对有机农业的需求量是过去十年的四倍,从2012年的208亿欧元增长到2016年的307亿欧元。在过去十年中,用于有机生产的土地面积以每年50万公顷的平均速度增加。这清楚地表明消费者对不含化学残留的健康食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并推动着此类产品市场的发展。
在这种新形势下,整个农作物生产部门及其辅助产业都在努力接受和认可可持续性的概念。人们试图让其成为各种形式的“绿色”,将这一概念几乎变成一种“商品”,使其可能在市场上失去价值。
为了消除这一困境,就需要充分实施植保产品登记的立法。在越来越严格的法律框架内,植保产品的登记是农作物安全生产的质量保证,遵循这条道路的公司也应在市场上得到特别认可。
在欧洲,关于植保产品的第1107/2009号条例监管此类产品的使用和营销。该条例由早期标准演变而来,协助审查活性成分,消除那些毒性含量较高且对人类健康、环境和动物有负面影响的成分。
欧盟目前批准的作物保护活性物质有479种。然而,随着对该条例涵盖的活性成分进行审查,这一数字将逐步减少。欧盟对植保活性物质的监管框架和政策管理越来越严格。许多用于合成化学植保产品的活性成分已经或将要被禁止。同样,现有活性成分的授权使用范围也将受到限制。
大约一年前,欧盟禁止在露天作物上使用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因为它们对蜜蜂有风险。对此,一些业内人士发出农民会缺乏这些农药替代品的警告。欧盟这一举措导致农民用于防治病虫害手段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农业需要能够维持现有模式的新解决方案,并且要求现有模式在有更多限制的境况下将生产更大化。
在农业面临这一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有经验的公司(例如Seipasa)以充分的洞察力预测到了农业面临的这一新困境,并开始为开发和生产植物及微生物源病虫害防治方案提供重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活性成分越来越少的情况下,Seipasa在生物农药产品登记方面积累了15年的经验。一直以来,公司通过植保产品的登记,努力将生物农药解决方案投放到开展业务的每个国家和市场中;在提供与化学农药等效性的同时,我们的生物农药符合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新法规要求。